现在的情况是虽然京操班军这一制度并没被废除,但是实际上已经远远背离了成祖当年建立京操班军的目的,大量的京操班军到了京师也并不从事军事训练,而是被调动来背这些勋臣们役使,或者为朝廷充当苦力,进行各种营建工程,与太祖的本意显然是不符。
现在就京操班军的废弛,导致河南、山东、直隶、南直隶、湖广等内地省份的都司卫所全部废弛,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嘉靖年间河南师尚诏的作乱,朝廷居然要调动数省的官军才能剿灭,可见现在地方卫所的战斗力之差。
嘉靖时军士逃避京操已到了“全卫通不赴操”的地步,这如何使得,朱载坖是断然不能够接受的,朱载坖召集练兵军务处的所有大臣,商量整顿京操班军的事情。
对于京操班军的堕落,各位参赞军务大臣也深有体会,京操班军数量不足,而勉强来到京师的,又大多是老弱病残,根本不堪趋使,其中的精壮又被各勋臣占役,朝廷还要调动京操班军去从事各种营建,当然会导致大量的军士逃亡,不愿赴京操。
而且现在地方各卫所军士逃亡,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赴京操练,卫所军官视军士为为奴仆,也不愿将卫所中的精壮之士送京师班操,而班军离父母弃妻子越千里而至,朝廷又不能善待他们,自然是大量逃亡了。
兵部尚书汪道昆认为:“京操之制,法久弊生,其间道途之苦,侵牟之害,凌侮之辱,工作之劳,有不胜言者。”他认为在现在的情况下维持原来的京操班军制度已经不可行了,因为京操班军制度是依附于卫所制度的,只有卫所强大充实,才有可能从其中抽调出精壮的京操班军来。
而现在卫所军士逃散,各方面状况都每况愈下,尤其是军士数量大量减少,再想保持原有的京操班军制度,实在是难以为继,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也。
马芳等统兵大将也说道:“陛下,京操军士绵软偷惰,盔甲着身若不能任,转项运臂已有难色,其能据鞍上马者鲜矣。能挽几石弓执数寻戟,以从事乎?”现在的京操军士,为了逃避京操,甚至出钱请人代替,这样的京操班军,能打仗才是怪事呢。
汪道昆他们的意思是京操已经无法挽救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废弛算了,就像朝廷现在对于卫所的态度一样,军士逃亡也不再管了,虽然是祖制,但是一样无人遵守。
但是内阁不是这么想的,高拱说道:“陛下,班军更番入卫,隶营操练,盖有备斯能无患,居重可以御轻,祖制闳远矣。自工役相因。遂致班政废弛,现欲兴之,必兴利除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