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李明从礼部衙门出来,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手里紧紧攥着刚批下来的款项文书,像握着一块烫手的山芋。
“总算是挤出点油水来了,不容易啊!”
解缙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一脸崇拜:“重九先生,您这口才,不去说书真是可惜了!那礼部尚书,愣是被您忽悠……咳咳,是说服得五迷三道的!”
李明嘿嘿一笑:“这叫战略忽悠,懂不懂?咱这可是为了文化保护大业!再说了,紫禁城的事儿,那能随便说吗?得保持点神秘感,吊足他们的胃口!”他神秘地眨眨眼,脑海里却浮现出后世故宫的巍峨雄伟,心里暗自盘算:等咱把这大明朝的文化事业搞得风生水起,说不定还真能建个比故宫更牛的宫殿!
有了礼部的拨款,文化保护工作总算能启动了。
但这点钱,对于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李明深知,要真正做好这件事,还得发动群众的力量。
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带着解缙,一头扎进了民间。
这第一站,他们来到一个叫做清溪村的小村落。
说是村落,其实规模也不小,依山傍水,倒也风景秀丽。
可刚进村子,李明就察觉到一股子暮气沉沉的味道。
找到村长——一个满脸褶子,像是晒干了的橘子皮的老头——说明来意后,那村长却是一脸的为难:“重九先生啊,您说的这文化保护,俺们也懂,是件好事儿。可俺们这村里,都是些泥腿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就指着那几亩薄田过活。这农忙时节,哪有功夫去搞那些个玩意儿啊?”
解缙一听,顿时急了:“村长,这文化传承可是大事!怎么能……”
李明伸手拦住解缙
“村长,您说的俺也理解。但您想过没有,这古迹要是保护好了,也能给村里带来好处啊!”李明说着,指了指村口那座破败不堪的古庙,“就说这庙,要是修缮好了,说不定能吸引不少游客来参观,到时候,您这村里也能发展旅游业,村民们也能增加收入,岂不是一举两得?”
村长半信半疑地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旅游业?那是啥玩意儿?”
就在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了过来,手里还拄着一根拐杖。
他听到李明的话,浑浊的眼睛里突然迸发出一种光芒:“重九先生说得对!这古庙,可是咱们村的宝贝啊!”
这老者是古庙的守护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这座破庙,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激动地讲述着古庙的历史,以及自己守护古庙的艰辛,说到动情处,老泪纵横,听得周围的村民都沉默了。
李明知道,机会来了!
他趁热打铁,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向村民们展示了其他地方发展旅游业的成功案例,以及保护古迹带来的经济效益。
“各位乡亲,俺知道大家伙儿都辛苦,但文化保护,不仅仅是为了子孙后代,也是为了咱们自己!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把这古迹保护好了,就能让咱们村子富起来,让大家伙儿都过上好日子!”
李明慷慨激昂的话语,像一团火,点燃了村民们心中的希望。
一些村民开始动摇,窃窃私语起来:“这……好像也挺有道理的啊!”
“是啊,要是真能像重九先生说的那样,那咱们以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看到村民们的反应,李明心中一喜
他进一步承诺,会为参与保护工作的村民提供一定的报酬和技术指导,并且会帮助村里联系相关的部门,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