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98章 文化保护初启航(1 / 2)

“什么人?!”李明一声低喝,身形宛如猎豹般窜出,留下一道残影。

那鬼鬼祟祟的身影似乎被吓了一跳,慌不择路地逃窜,却哪里比得过李明这开了挂般的速度?

三两步就被李明逮个正着,一把揪住衣领,像拎小鸡似的拎了回来。

“说!鬼鬼祟祟的,想干什么?”李明厉声问道,眼神如刀锋般锐利。

那身影瑟缩着,结结巴巴道:“没…没干什么…小的…小的只是路过……”仔细一看,不过是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手里还攥着半块砖头,也不知是从哪儿抠下来的。

李明鼻子一抽,闻到一股霉味,再看看那乞丐灰头土脸的模样,瞬间明白了七八分。

这哪里是什么贼人,分明是饿极了,想偷点古庙的砖头去换点吃的。

他叹了口气,放开了乞丐,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递过去:“拿着,去买点吃的吧。以后别干这种事了,这古庙里的东西,可都是宝贝。”

乞丐接过铜钱,千恩万谢,一溜烟跑了。

李明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温饱都成问题,谁还会在乎这些“破庙”呢?

转身回到朱元璋面前,李明拱手道:“陛下,让您见笑了,只是个饿昏了头的乞丐。”

朱元璋摆摆手:“无妨,重九,你刚才说,还有事要禀明,是何事?”

李明深吸一口气,指着那残破的古庙,语气沉重:“陛下,臣想说的,正是这古庙,以及天下无数像这样的古迹和典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纺织业革新固然重要,但文化传承亦不可忽视。这些古迹典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民族的灵魂。如今战乱频仍,它们正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若不加以保护,后世子孙将如何了解我们的历史,传承我们的文化?”

朱元璋眉头微皱,显然对李明的这番话有些意外。

他虽然雄才大略,但对文化方面的事情,确实不太重视。

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平定天下,发展经济,至于这些“破庙”和“老书”,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见朱元璋不以为然,李明知道,自己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论据。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陛下,文化传承不仅关乎历史和精神,也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才能凝聚人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李明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从增强民族凝聚力到提升国家软实力,从促进经济发展到推动社会进步,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陛下,微臣附议!”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

李明转头一看,正是翰林学士解缙。

解缙快步走上前,拱手道:“陛下,重九先生所言极是!文化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微臣愿为文化保护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有了解缙的支持,李明更有底气了。

他当即提议,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文化保护工作。

朱元璋虽然还是有些不情愿,但架不住李明和解缙的轮番劝说,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

李明和解缙兴奋地击了个掌,然后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制定文化保护计划。

他们首先来到皇宫的藏书楼,这里收藏着大量的古籍文献,是中华文化的宝库。

然而,由于战乱的影响,藏书楼的条件十分简陋,许多珍贵的古籍都受潮发霉,甚至残缺不全。

两人在藏书楼里仔细查看,一边清点整理,一边商讨保护方案。

解缙不愧是文化大家,对古籍的保护方法了如指掌,而李明则凭借着现代知识,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两人相谈甚欢,合作默契。

正当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哟,两位这是在干嘛呢?研究这些破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多想想怎么搞钱呢!”

李明和解缙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穿华服的官员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不屑的笑容。

这人是户部的一个官员,一向看不起文化人,认为他们都是些不切实际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