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看着小桃红关切的眼神,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啥滋味都有。
这小妮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小桃红,我……”他支吾着,后面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身份地位的差距,这乱世的变数,还有那该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简直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小桃红见他欲言又止,反而更加担心:“九爷,您有什么话就直说,别憋在心里。”
李明深吸一口气,决定暂时把儿女情长放到一边。
现在可不是谈恋爱的时候,纺织业革新才是头等大事。
“是这样,黄婆婆的这个方法虽然能提高效率,但对原料的需求也更大了。现在棉花的供应有点跟不上,我担心会影响生产。”
黄道婆也皱起了眉头:“这倒是个问题。现在棉田的产量有限,而且那些老顽固地主,还抱着旧思想不放,不肯扩大种植面积。”
李明”
第二天,李明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当地最大的棉田地主——赵员外家。
这赵员外,人如其名,长得肥头大耳,满脸油光,一看就是个不好对付的主儿。
“哟,这不是朱九爷吗?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赵员外眯着眼睛,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
李明也不跟他废话,直接开门见山:“赵员外,我这次来,是想跟你谈谈棉花种植的事。”
赵员外撇了撇嘴:“棉花?我种了这么多年棉花,还用你来教?”
“我不是教你种棉花,我是想跟你合作,一起发财。”李明笑着说道。
“发财?”赵员外来了点兴趣,“怎么个发财法?”
“现在纺织业革新,对棉花的需求量很大。如果你能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我可以保证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你的棉花。”李明抛出了诱饵。
赵员外眼珠子转了转,心想这倒是个不错的买卖。
但是,他还是有些犹豫:“这……扩大种植面积需要投入不少成本,万一到时候卖不出去,岂不是亏大了?”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可以跟你签订一个长期合作协议,保证你的棉花全部收购,而且价格还会根据市场行情进行调整,保证你稳赚不赔。”李明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胸有成竹地说道。
赵员外听了这话,终于动心了:“好,既然朱九爷这么有诚意,那我就跟你合作一把!”
搞定了赵员外,李明又马不停蹄地去拜访了其他棉田地主,用同样的办法,说服他们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当然,也不是所有地主都这么好说话。
有些老顽固,死抱着旧思想不放,说什么也不肯合作。
“朱九爷,你那一套新玩意儿,我们看不懂。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棉花的,没必要改变。”
“就是,谁知道你是不是想骗我们?万一到时候血本无归,找谁哭去?”
对于这些顽固分子,李明也没客气,直接采取了强硬手段。
他一方面利用官方的力量,给他们施加压力;另一方面,暗中扶持一些愿意合作的地主,让他们尝到甜头,形成示范效应。
在李明的软硬兼施下,大部分棉田地主都选择了合作,棉花的供应量也逐渐稳定下来。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一些传统的纺织工匠,因为不适应新的纺织技术,失去了工作,开始对革新产生抵触情绪。
“朱九爷,你这是要砸我们的饭碗啊!”
“我们辛辛苦苦学了这么多年手艺,现在却一文不值了!”
面对这些工匠的质疑,李明并没有回避,而是主动找到他们,耐心解释:“我不是要砸你们的饭碗,而是要让你们的饭碗更大更牢。”
“新的纺织技术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需要更多的人来操作。我可以组织培训班,教你们学习新的技术,让你们重新上岗。”
“而且,新的纺织品质量更好,更受欢迎,也能卖出更高的价格,你们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李明的一番话,让这些工匠们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学习新的技术。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工匠,仍然坚持传统的手艺,不肯改变。
对于这些人,李明也没有强求,而是尊重他们的选择,让他们继续从事传统纺织,但也告诉他们,时代在发展,如果他们不改变,最终会被淘汰。
就在李明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找上门来。
原来,一些因循守旧的工部官员,看到纺织业革新搞得风生水起,心里很不舒服。
他们觉得李明抢了他们的风头,便联合一些顽固的棉田地主,向朝廷施压,要求停止革新。
“朱九爷搞的这些新玩意儿,劳民伤财,根本就是瞎折腾!”
“纺织业是我们工部管辖的范围,他一个外人插手,简直就是越俎代庖!”
“请陛下明察,停止纺织业革新,还纺织业一个清静!”
这些官员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向了朱元璋的案头。
朱元璋看着这些奏折,眉头紧锁。
他心里也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支持李明的革新。
就在这时,新兴纺织商人坐不住了。
他们好不容易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怎么能让这些老顽固给破坏了?
于是,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四处奔走,联络各方势力,准备反击。
“我们不能让这些老家伙得逞!纺织业革新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利益,我们一定要支持朱九爷!”
“对,我们要向朝廷上书,说明情况,让陛下知道纺织业革新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