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县公(上)
杨林目光在舆图上凝驻片刻,抚须沉思道:“我帐下有一员大将,名唤左都茂。此人曾是伪陈的芜湖总兵,对江南水网极为熟稔,麾下士卒亦是多经水战历练。”
“他虽是出身伪陈,然自北投我朝后,屡立战功,其子左天成也在我帐前效力,父子皆事我朝,对我朝忠心可鉴,实是驻守瓜洲渡口的最佳人选。”
杨坚闻言,在舆图上瓜洲渡口处反复审视,片刻后微微点头,道:“皇叔举荐之人,朕自然信得过。左都茂既是伪陈旧将,本身又精擅水战,确实可以让其驻兵瓜洲。”
见杨坚意动,杨林轻声道:“陛下,左都茂熟悉伪陈兵事,有他扼守瓜洲渡口,既能截断伪陈漕运,又能牵制京口,采石的伪陈守军。”
杨林顿了顿,又道,“不过,瓜洲渡口作为伪陈要害,伪陈君臣必定不会坐视不理。”
“左都茂赴任后,恐遭伪陈水军频繁袭扰。依臣之见,可拨五千精锐隋军,充实其麾下兵力,同时调配二十艘楼船,增强水军战力。”
杨坚双手抱胸,沉思片刻后,颔首道:“皇叔所言极是。朕再命贺若弼,暗中派水师在长江北岸巡弋,一旦瓜洲告急,便可迅速驰援。”
说罢,他目光扫过舆图上的建康,眼神愈发深邃,道:“待左都茂在瓜洲站稳脚跟,与采石矶形成对峙之势,便是咱们对伪陈动手的时候。”
杨林深以为然,脸上露出几分忧色,道:“萧摩诃在采石矶一日,就是我朝的心腹大患。陛下打算如何施行离间之计,让伪陈自毁长城”
杨坚轻笑一声,道:“陈叔宝身边,不是有个江总吗”
“此人贪恋权势,喜好钱财。朕派人携带重金,潜入建康,贿赂江总,让他在陈叔宝面前进谗言,离间萧摩诃与伪陈君臣的关系。”
“都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朕不信伪陈君臣就不生疑。”
杨林抚须大笑,道:“是啊,江总那等贪财好利之徒,得了重金,必然会不遗余力地在陈叔宝耳边进谗言。萧摩诃就算忠心耿耿,在这等小人的挑唆下,君臣迟早会有嫌隙。”
“说来,这个江总,也算是我朝福星了。那左都茂就是与江总有怨,被排挤打压,才北投我朝。若能借江总之手,再将萧摩诃除去,那这江总就真是我朝灭陈的第一大功臣了。”
说到此处,杨坚与杨林相视大笑,笑声在甘露殿内久久回荡。
战国时,赵国有郭开,逐廉颇,杀李牧,成全了秦国,如今南陈,亦有江总,或能成为第二个郭开。
——————
晨光熹微,日光透过淡薄云层,洒在大兴殿的琉璃瓦上。
内史省内,内史舍人奋笔疾书,一份份关于征北军诸将封爵诏书初稿,在他笔下逐渐成型。
经过内史令杨素的润色,这些诏书很快呈送到了杨坚的案前。
杨坚仔细审阅着诏书,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这个杨素确实干练,不枉他将杨素擢升为内史令。
要知道,从三品御史大夫,到正三品的内史令,不仅是品秩的跃升,权势也不可同日而语。
正三品内史令,主掌朝廷三省之一的内史省,被百官称为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