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49章 许昌新政,民心所向(1 / 2)

庞统轻抚手中的军事地图,沉声道:“陛下所言极是。旧有势力盘踞已久,他们必然会抵制任何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改革。而民众对新政策的接受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统治根基。”

刘协沉思片刻,目光坚定:“传令下去,召集各大臣商议治理许昌的事宜。我们一起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许昌城的大殿内,灯火通明,气氛庄严肃穆。

刘协、庞统、祢衡等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许昌的治理。

刘协首先开口,语气坚定:“诸位,许昌城虽然暂时恢复了和平,但要想长久稳定,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我的想法是,通过开垦农田、发展工坊、繁荣集市等方式,改善民生,恢复经济。”

祢衡微笑着点头:“陛下所言极是。这些措施不仅能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还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庞统补充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筑城墙、桥梁等公共设施,为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祢衡也表示赞同:“盟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我们可以借鉴东吴的经验,共同发展。”

然而,正当大家热烈讨论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陛下,赵老爷等人求见。”

刘协眉头微皱,心中已猜到几分:“请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赵老爷等几位许昌城内的旧有势力代表鱼贯而入。

他们衣着华丽,神情傲慢,显然是对刘协的新政策不满。

赵老爷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陛下,您提出的这些政策固然好,但我们担心这会对许昌的传统产业造成冲击。尤其是开垦农田和修建工坊,可能会导致大量土地被征用,影响到许多人的生计。”

刘协面色不变,从容回应:“赵老爷,您的担忧我们理解。但请相信,新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受益。开垦荒地并不会占用现有的农田,而是开发那些闲置的土地。至于工坊,我们会优先考虑雇佣本地居民,确保大家都有工作机会。”

赵老爷冷哼一声:“说得好听,可谁知道会不会真的如此?我们只希望陛下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损害了许昌的根本。”

刘协心中暗怒,但表面上依然保持冷静:“赵老爷,请放心。我们会密切关注政策的实施效果,确保不会损害任何人的利益。而且,我们也会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完善政策。”

赵老爷等人见刘协态度坚决,并未松口,只得悻悻离去。

但他们心中的抵触情绪并未消散,反而在暗中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散布谣言,制造混乱。

尽管旧势力的抵制给刘协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

相反,他决定亲自走访民间,了解百姓的真实想法。

一天清晨,刘协带着几名随从,悄然来到许昌城外的一个村庄。

这里的人们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也充满了朴实的气息。

刘协走进一间简陋的农舍,与一位名叫李二的农民攀谈起来。

李二年近四十,皮肤黝黑,双手粗糙,显然是长期劳作的结果。

“李大哥,听说你对新政策有些疑虑?”刘协温和地问道。

李二叹了口气:“陛下,不是我不支持您。只是这新政策听起来不错,可万一到时候没有效果,反而让我们更难熬,那该怎么办?”

刘协微笑着拍了拍李二的肩膀:“李大哥,我理解你的担忧。其实,我们已经在一些地方进行了试点,效果非常好。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带你去看看。”

李二半信半疑,但在刘协的诚恳邀请下,还是答应了。

一行人来到了不远处的一个试点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