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5章 《状元儿时二三事》(2 / 2)

而在呆立的人群中,反而是孩子和闺中姑娘更快反应了过来。

或兴奋,或期待,或疑惑,或惊讶地买下了一本新书,拿在手里翻看。

说实话,咸鱼确实没有什么写作技巧,连自己喜爱的小说梗都写不出来,甚至没法自给自足,自产自销,所以这故事并没有太多的文笔、起伏和故事性。

但偏偏有一点是独特又难以替代的——炸毛时刻的跳脚和爆发的激烈情感。

文字作为情感的载体,非常忠实的从一件件事中将这些情绪瓢泼而出。

只看得人满头、满眼、满脸都是:

【臭崽又坑我!!】

【呜呜今天又给崽背锅】

【呜呜不活了——不活了!!心脏停跳之前一定要胖揍一顿狄昭昭!!】

【谁来用麻袋把昭哥儿套走!!我不心疼!一点都不心疼!!就会撒娇的臭崽!】

【今天揍崽!谁也别拦我!】

好像真的有个火柴人头顶一团火,在那里左右乱跳。

活跃而汹涌、热烈而浓郁的情绪,扑了拿着书看的人一脸。

惊得人眼球都掉落一地。

在惊奇过后,很快就顾不上里面出现的“到底是谁的锅”相关的内容了,小孩捧腹大笑,姑娘们也是掩着嘴喜笑连连,乐不可支。

“哈哈哈哈……”

世上竟然还有这样当爹的吗

在这个尚且古老的时代,父亲这个词语,象征着很多东西,譬如权威,不可置疑,即使是穷人家的父亲,伴随着沉稳、顶梁柱这样的角色的同时,也通常是不可挑衅的代名词。

更有孝道一词约束,使得孩子对父亲有种天然的敬畏。

看到狄先裕被坑得跳脚的欢乐日常,大家的第一反应不是心疼,不是为他打抱不平,而是哈哈大笑。

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但就是觉得有趣,快活,还想再多看一点!

他们看过之后,浑身舒畅,又觉得还不够,还想再多来一点,那种意犹未尽还心痒痒的感觉,就跟有小蚂蚁在身上爬似的。

笑过,快活过之后。

看书的人后知后觉的发现,这种感觉好像似曾相识

很快有人想起来,这不就是糖葫芦仙人最可恶的地方吗!!

“可恶!”

“果然是亲父子,一个德行!!”

总觉得这书没写全,东扯西拉的,还有呢中间的细节呢还有前因后果呢这么多年难道就发生了这点事情吗养没养过孩子的都知道,不可能!!

就好像又渴又饿的人隐隐约约看到了满汉全席,却只吃到其中冰山一角的三五种,完全满足不了已经被狠狠打动的味蕾。

可恶!!!

不可以只有他们一个人受这个苦,于是当有人来找他们打听这书好不好看的时候,他们抱着“坑里好,坑里妙,坑里人多呱呱叫”的想法,非常积极的安利。

什么听说文笔不好不不不,你知道内容有多有趣吗看完你绝对会来感谢我的。

天知道我抱着书乐呵呵笑了一下午,这种快乐简直千金不换!

……

在各种花里胡哨的安利词下,还有对十五岁就能中的感兴趣下,更是对颖悟侯和狄昭昭这对离奇父子的好奇中,本就有盛名的“垂钓仙人”的新书,在京城内飞快卖脱销了。

看书的时候乐呵呵,直到书看完后合上,有些人才后知后觉的猛然跳起来,然后把书赶紧拿回到手中翻看。

等等,刚刚书里面说了什么

那些事都是谁干的!

皇宫。

按照雍朝惯例,在簪花宴后,会宣读圣旨给一甲三名授官,随后新科进士会分别从正阳门、东前门、西前门出宫游街。

二甲和三甲的官职,都需要参选了庶吉士后再通过分配、考核获得。

梁总管亲自捧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授一甲头名狄昭翰林院从六品修撰;授一甲第二名齐峥翰林院七品编修;授一甲第三名胡路学翰林院……”

在殿前两侧,站有数位内侍,他们随着梁总管的声音,声叠着声朝外洪声传唱,数声同响,重重叠叠,犹如在山野中回声滚滚,声势格外浩荡。

站在一众学子之首的三人,此刻尤为瞩目。

若日后不能在官路上出头,这会儿很可能就是人生中最璀璨、最荣耀的时刻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