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功率放大器可以极大提升无线电的传输距离,另一个能够极大提升无线电应用领域的,就是调频器。
振荡器虽然将无线电的低频长波信号变成了稳定的高频信号,使接收端可以稳定捕捉信号。
但它的波段是像玻璃珠落在地上弹跳力持续衰减那样的由长到短,进行新一轮振荡后波长再由长到短。
是一个频率相对稳定但又波长不一的信号。
不能改变特定波长,就意味着能够承载的信息量仅限于信号的有无。
也就是只能靠电键控制信号的释放和关闭,也就是传递点和划这样的简单信息,或者说二进制的0和1。
反过来说,如果可以将电磁波的波长按照需要进行调整,那么无线电传输的电磁波就能承载更多的信息。
具体表现就是人类基于此项科技的延伸,将拥有无线传输音频和视频的能力。
但具体要做到这一点,人类从1887年确定电磁波存在,到1936年人类首次通过无线电传播视频信号,这中间间隔了四十九年。
为了更方便理解,在讲解调制器工作原理前,我们得先知道何为调制,以及调制又是如何往电磁波里塞入更多信息的。
现在我们都知道,信号最基本的结构是0和1的组合。
简易无线电是靠断电和通电来表示0和1的,但是这种传输效率的上限就是人操控电键的速度,再快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输入信息和解析信息的是人,而不是用机器输入信息,并用机器去解析信息。
这种说法可能不太准确,更准确一些应该是输入信息的还是人,但是输入的方式借助了更加精密高效的机器,信息的表现形式也变得更加复杂,可以蕴含更多内容。
比如一张照片,0和1的不同组合组成了照片最基本的像素点,而上传一张照片,就相当于传输了一张照片蕴含的庞大信息。
而这个过程人只是轻轻点了几下手机或电脑,其它工作都由无线电收发设备和计算机完成。
那么要想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首先就不能再靠人去按电键来输入信息,或者说不能靠断开闭合电路来输入信息。
而是要让电磁波保持持续发射,靠改变电磁波的形态来传递,其承载信息的能力将立即以几何倍数提升。
比如原本用开和关表示0和1的方式,我们改成用电磁波的高频和低频来表示0或1。
频率是指在时间单位内,电磁波的电场或磁场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如电磁波的电场强度在1秒钟内完成100次周期性变化,其频率就是100hz。
在一秒内完成1000次周期性变化,其频率就是1000hz。
那么就可以将1000hz的频率当做1,100hz的频率当做0,当然也可以反过来,低频当1,高频当0。
这就是电磁波调制方式中的调频。
配合上相应的输入信息和解析信息的设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效率就能大幅提升。
这种手段就算得上既简单又高效,但它还能变得更高效。
就是以改变电磁波的能量大小来作为新的变量,其信息承载能力立即就能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