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比较惊讶的事情是,尽管我妈的分析,所依据的信息来源比较少,但她的判断基本上还是比较准确的。我想,这大约与她整个人从小得到了比较好的训练,平时一般都在不断努力做事有关吧?
不能专注做各种事情的人,也许难以知道,他们自己之所以变得非常烦躁,往往是因为他们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以至于难以感受到太多的成就感。
我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一首歌:《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的歌词很有趣,首先陈述了一个状态:“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这个状态里的蜗牛,引起了树上黄鹂鸟的注意(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喜阿喜哈哈在笑他),也引发了一段对话。
黄鹂鸟(嘲笑蜗牛道):“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
黄鹂鸟的话,引来了蜗牛很认真的回答:“阿黄阿黄你呀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今天为什么会想起这首儿歌呢?我想,首先,蜗牛是非常务实的,它知道,它如果想要吃到葡萄,就需要趁葡萄藤刚刚发芽的时候,就带着自己的行囊一点一点努力往上爬,才可能得到葡萄。因此,它进行了非常准确的规划。
黄鹂鸟为什么不能理解蜗牛?因为,等到葡萄成熟的时候,它们摘取葡萄太容易了。压根用不着这么早就带着重重的行囊上路。
最重要的还是蜗牛的态度,它很平静接受了它自身的局限,又一步一步努力向前去赢得葡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