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蓟辽大宁等处军务事戚继光也上疏,近来小股虏骑对大宁、蓟镇的袭扰,图们汗察哈尔万户的所属部落已渡过潢水南下驻牧,对大明的蓟镇和大宁都司构成威胁了。戚继光也请求整顿兵马,出塞歼灭蒙古人,将蒙古人驱赶到塞北去。
现在土蛮的的情况是个部落比之土默特部更加松散,各个部落多者七八千骑,少者两三千骑,根据戚继光的奏报,整个土蛮部人口以十万计,其中的大酋长有六七人,现在土蛮和兀良哈之间的勾结是越来越深了,其中实力最雄厚的是阿喇克楚特部控弦之士有两万左右。
戚继光认为,现在正是进剿的时候,一旦图们汗控制了整个土蛮部,那就会对大明的蓟镇、大宁、辽东同时构成威胁,所以谭纶和戚继光都上疏请求朱载坖准允集中兵力,出塞征讨土蛮。
朱载坖将谭纶、戚继光的奏疏下内阁商议,同时命令兵部尚书汪道昆陈述兵部的看法,汪道昆久在蓟辽,对于相关的情况肯定是比较了解的,汪道昆支持对土蛮用兵。
但是内阁对于此事的看法却并不一致,主要是率兵出塞,在大明已经是很稀少的事情,这次要官军大举出塞反击土蛮和兀良哈部,风险之大,内阁认为大举对土蛮用兵,此事还要从长计议。
朱载坖没有就此事再与内阁商量,而是召集马芳、李成梁等武将一起商量,主要是用兵的问题,马芳和李成梁认为,以官军现在的实力,出塞二三百里,问题是不大的,蒙古人现在已经不具备大规模的包抄能力了。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抓住蒙古人,将之歼灭。
这确实是个问题,因为土蛮本就松散,又不像土默特部一样居住的比较密集,蓟辽边墙绵延以千里计,官军出塞,要打谁,怎么找到蒙古人,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马芳、李成梁都建议,首先要派遣尖哨深入草原,一方面是查探蒙古人的活动规律,另一方面是对于草原的地形地貌加以侦察,最好是能够绘制草原的地图。
同时通过和朵颜三卫的残余势力进行互市,了解土蛮部的情况,然后再决定应该怎么打,马芳也认为,大军出塞还是要做好万全准备,尤其是粮道的保护,这些都需要细致的准备和演练,是急不得的。
对于两位宿将的话,朱载坖还是很重视的,戚继光在奏疏中也认为,最好的情况是提前获知北虏入寇,官军出塞迎击,其次是北虏寇边,官军利用边墙反击,然后再调集兵力予以反击,最差的就是官军在没有确切情报支持的情况下,盲目出塞。
朱载坖也认为确实是如此,所以朱载坖在和马芳等人商量之后,决定下旨给谭纶和戚继光,第一是囤积粮秣,做好出塞的后勤准备,其二就是广布侦骑,对草原的情况要加以了解,其三就是对于心向大明的部落要予以拉拢,从他们口中得知土蛮和兀良哈的动向,为朝廷决策提供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