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5章 北迁(2 / 2)

不过是一次非常灵活且聪慧的妥协。

当然,不要误会。

这只是吴信个人认为的。

因为按照“自己”的话来说,这不是妥协。

至于为什么?

因为阶级消灭可以通过身份转化完成,不必诉诸肉体消灭。

所以严格来说,这不仅不是妥协,而且还是解放。

灵活的“吴信”.jpg

表面让步实则加速了传统统治基础的解体。

免除公审。

保留部分财产,迁移,平民身份。

两种信息,分别朝他们释放了两种信号。

一、承认他们过渡期的生存权,但以放弃地方特权为交换。

有底线的赦免远比绝对宽容更有威慑性。

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免得作妖。

二、保留部分钱财,迁移长安,既允许维持基本体面生活,同样减少他们的反抗心,又从根本上瓦解其作为地方豪强的经济基础和影响力。

让他们从握有生产资料的地主阶级变为只带有消费能力的平民阶级,还可以活跃长安经济。

当然,这种“妥协”人家不一定接受。

但吴信认为,只要有部分同意,那就已经是成功了。

因为这样可以加速南方的稳定速度,让替天教教众担任的官吏需要解决的麻烦事大大减少。

更别提,真要细细分析一下,就能明白其实成功概率也不低。

因为这些人投降了,背后还偷偷摸摸搞小动作,让南方混乱,不就是辟谷不干净,既怕跟明军打,又怕被公审后死翘翘吗?

所以给他们留了一命,这次让步大概率会成功。

而接下来浮现的消息,也没出乎吴信的意料,取得了大成功。

【解放六年七月,你率众抵达长安后不久,便信守曾经与自己的异兄弟所言,把长安未央宫打造成了大明政府的新办公处。】

【而未央宫周边,曾经只有王公贵族们居住的地方,能踏足的地方,也被你尽数开放,彰显大明的气度,引起了长安百姓们的好奇。】

【大明的与众不同,引得他们议论纷纷。】

【不过这并未影响你们有条不紊的工作。】

【抵达的第一天,你便轻徭薄赋,颁布《劝农书》减免关中赋税,以此拉拢民心,为后续动作做铺垫。】

【而此时,收到你通知的南方士族豪强们也开始出现频繁的动作。】

【同样收到通知的明军的对他们虎视眈眈。】

【在你口头和军兵们双重的压力下。】

【很快就如同你意料的那般。】

【第一批听从你安排迁移的南方士族豪强就诞生了。】

【随后,便是一批接着一批。】

【因为能活着这个条件,对于他们来说也已经算不错了。】

【或者说,这本身就是他们想要的。】

【再加上你已经情楚的告诉了他们你的底线在哪,使得他们也不敢再奢求别的,以免真的激怒你,双方鱼死网破,拼的你不管不顾再下屠刀。】

【恭喜你触发事件——豪强北迁】

【南方的整体稳定性+30%】

【南方的整体繁荣度-50%】

【南方的整体经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