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段允平和韦庄被带到殿上,两人小心翼翼地窥视着李侃,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李侃将他们从头到脚审视了一番,开口问道:“朕已经对你们的情况有所了解,你们二人都颇具才能,可愿意为我大唐效力,协助剿灭王建残余势力,安抚当地部落?”
段允平略微迟疑了一下,鼓起勇气说道:“陛下不辞辛劳,千里迢迢亲率大军出征,击败郑买嗣,驱逐王建,侵占了我南诏国土,如今却还想让我为您效力?”
李侃微微一笑,“南诏早在百年前就是我大唐的附属国,又怎能说是侵占?”
“朕召你们效力是想减少杀戮,尽快稳定局势,并非是请求你们,也并非你们不可,愿意为朝廷效力的人才多如过江之鲫。”
段允平脸色涨红却不敢发作,“陛下既然想少造杀戮,为何还要率兵南下开战?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李侃笑容依旧,淡淡地说道:“朕之所以调遣数万大军南下开战,正是为了和平!”
段允平闻言一怔,满脸狐疑地问道:“小人愚钝,实在不明白陛下开战怎么会是为了和平?”
“这些年南诏境内战乱不断,尤其是近六七年,因为战争死了多少人想必你们自己清楚!”
李侃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痛心。
“王建、李茂贞和郑买嗣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歇,这样下去南诏的百姓何时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
段允平沉默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李侃的问题。
李侃接着说道:“南诏已经成为了历史,只有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才能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战争,将南诏纳入大唐疆土,这里的百姓才能免受战乱之苦,过上安定的生活,在大唐的统治下,他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段允平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四川的百姓本就是大唐的子民,可这里是南诏的百姓……他们的待遇能和四川百姓一样?”
李侃笑着道:“都是大唐疆土,都是大唐的子民,朕自然会一视同仁!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在朕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段允平心中仍然存在一些担忧和顾虑,迟疑地开口说道:“可这里有众多部落,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汉人相差甚远,恐怕难以接受大唐的文化。”
李侃微微一笑,自信地回答道:“朕深知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绝对不会强迫他们去改变。”
“是否愿意接受大唐文化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意愿,朕绝不会强求,在税收方面,朕也会给予他们一定程度的减免,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段允平露出诧异之色,不解地问道:“陛下如此大费周章地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赶走郑买嗣和王建,究竟是图什么?”
“呵呵!朕刚才已经说过了,这一切都是为了和平!时间会证明朕的决策是正确的,你们现在无需过多追问,只需如实回答朕的问题即可。”
段允平犹豫了一下,下定决心说道:“陛下,如果您能够宽恕小人的罪过,小人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一旁的韦庄也赶忙附和道:“韦某也愿意为朝廷效力!”
李侃满意地点点头,“好!朕向来宽宏大量,对于你们的过往可以既往不咎,只要你们能够尽心尽力地办好此事,朕必定会给予你们重重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