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39章 最浪漫的事(1 / 2)

仅仅只过了三天,JD的融资协议就全部敲定。

之所以如此顺畅,一方面是因为狗东的优异表现摆在那儿了。

另一方面,则是有马凉和江大学姐做背书。

【大风资本】和高盛两大机构牵头,别说是20亿美金的融资了,怕是50亿美金的局都有无数人愿意跟进。

毕竟Twitter的成功先例太过耀眼,没有人再会怀疑马凉做局的能力。

而这一次,蝴蝶效应也再次显现。

JD的本轮融资并未如前世那样让DST基金参与,而是被安排在了下一轮接手。

这样一来,狗东的命运轨迹再次发生了重大偏移。

待东哥通过媒体发布这一消息的时候,整个互联网圈都为之震惊。

其炸裂效果,丝毫不亚于Twitter的那一次。

20亿美金的融资,无论放在哪里,都是足以让所有创业公司做梦都不敢想象的数字。

即便是那些超级独角兽项目,也同样如此。

消息一出,首先是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全都懵逼了,不明白东哥这是要闹哪样。

紧接着,狗东又放出了重磅炸弹,宣布将向全国范围拓展物流体系,争取在一年内实现自营配送全覆盖。

东哥的攻势如此凶猛,压力一瞬间就给到了其它电商平台。

尤其是某宝,更是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

要知道,他们的护城河可是很深的,而且一向以电商行业老大自居。

不管是总交易额,还是服务的商家数量,全都遥遥领先。

可随着JD开放平台,这个优势已然被打破了。

现在唯一能自傲的,就是商品的丰富程度,暂时还不是其它平台可以媲美的。

可这并不是核心竞争力,毕竟大多数商品放在平台上都属于凑数用的。

看上去很美,实际交易额少的可怜。

毕竟都是一些低频消费产品,一个月都难得卖出去几单,再丰富管啥用。

电商平台,到最后比拼的还是GMV(总交易额)。

尽管现在某宝的数据领先JD好几倍,但这个差距没有形成碾压优势,狗东随时可以赶超上来。

特别是自营物流体系覆盖的越来越广后,追赶的速度就更快了。

所以某宝这边顿时感觉压力山大,紧急召开各种高管会议。

尤其是老马,更是一宿一宿睡不着觉。

要知道,不管是哪个行业,当老大和当老二,待遇完全是不一样的。

成为领头羊,所能享受的政策红利和特殊照顾,远不是老二、老三可比。

一旦失去了王座,某宝的处境可能比现在还要难。

可这正是马凉要达成的最终目的,他就是要把狗东扶到行业老大的位置,借以做出示范榜样效应。

这样一来,不仅能让主管部门看到正确的方向,也能给其它电商平台压力。

多数时候,光说是没有用的,做出来更有说服力。

所以他才一举把狗东的融资额度提高到了20亿美金,为的就是一鸣惊人。

这不,消息一经放出,就有各个地方联系东哥,邀请JD过去建设物流产业园区,带动当地经济。

不仅给钱给地,还有各种税收优惠减免政策。

第一波红利来得是如此迅速,让东哥一时间都有些猝不及防。

放卫星,看着虽然有些虚,其实背后的利益巨大。

不过后续的事情自有东哥去操心,马凉则和江大学姐享受起了二人世界。

初来京城,他们也是趁着闲暇时间好好逛了一下。

长城、故宫,颐和园、以及各大胡同,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趁着游玩的时候,还顺道儿看了看不动产。

江大学姐和马凉接下来都时不时要来京城,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

可这一件事情,却把二人给难住了。

京城纸贵,地方更是特殊,所以房地产开发其实非常受限制。

所谓的豪宅和其它地区一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尤其市中心这一块儿,独栋别墅更是十分稀缺的资源,临时想买根本买不着。

大平层倒是不少,可马凉压根看不上。

毕竟到了他和江吟秋这种层次,再去和人家一起住公寓楼,多少有点儿不太方便。

但在现如今在京城,想要买好的独栋别墅,就得往郊外跑。

可那样一来,上班就又不方便了。

论及便利性和性价比,北方在这方面属实不如南方,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称心的产品。

谁让现在才2010年呢,国内的老板们也才刚巨富起来啊。

寻摸了好几天,在中介的建议下,最终做了决定。

他们暂时放弃了买独栋别墅的打算,而是在后海的鸦儿胡同那附近入手了一套四合院。

这套院子特别敞亮,原房主也是个讲究人,装修的十分有感觉。

外边古色古香,里面又布置的非常舒适。

最关键的是原房主赶着移民出国,急于套现,可以当场拎包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