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9章 飞鸽案之角力(2 / 2)

打击犯罪是警察的天职,作为自己的搭档,在为薛异人组抓获罪犯高兴之意,王戈组明显感受到了压力。

为了尽快追搭档,王戈便加强了过关排查力度,将盘查频次从一日一巡增至一日两巡,甚至一日数巡。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薛异人抓获命案逃犯的第三天,王戈在排查一辆长途客车时,发现其中一名男子竟冒用他人身份证,他迅速将该男子带回站里审查,发现该男子曾因入户持刀抢劫被洪州警方通缉,直至被抓已潜逃近20年。

该犯罪分子被移交给当地警方处理后,队里众警发现王戈几乎晒黑了一圈,纷纷劝他:“何必这么拼呢?”

王戈笑着说道:“只要能追上薛厅的进度,再晒黑点也是值得的。”

王戈是那种对老百姓的看法很看重的人,比如就在前几天,为了抓一个蟊贼,盯着人家不放,连跑几条街,跳了几层楼,最后生生把小偷给累趴下了,只为了拿回他从群众身上顺走的一个钱包。

日常工作中,王戈除了跟薛厅较劲,还同自己较劲,作为大县中的大局,执法质量一直是凯南县局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他进队以后,主动负责起了法制工作,从接报警、受立案、案件侦办、强制措施、卷宗管理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督,搞得执法办案人员一见到他,就一个头两个大,恨不得甩头就走。

而薛异人就有些无视规则了,西历2005年下半年以来,开元禁毒支队在工作线索中发现,辖区内抓获多名吸毒人员的毒品来源,均指向一名姓杨的洪州籍男子。

经深挖扩线查明,该吸贩毒团伙均以杨某为首,在开元州特别是凯南县开展涉贩毒违法犯罪活动。

警方多次谋划实施抓捕,但这家伙的反侦查能力确实强,为躲避公安机关打击,经常变换落脚点,并在住所地周边都安排有岗哨,一有风吹草动便快速逃走。

同时,在“进货”返回凯南途中,他会经常变更路线,经常上下的高速出口也安排得有放哨人员,多次在返凯途中突然下车,翻越护栏,穿越无人之境返回驻地,从而躲避公安机关的侦查视线。

这天,凯南县公安局各非禁毒警务单位都接到了协调行动的通知,要求配合开元州公安局禁毒支队下属的各大队清扫小区,宾馆,酒店,娱乐场所,重点是吸食人员。

薛异人接到通知,正巧最近没有多少案子办,闲得蛋疼,便发了疯,带着一众新警上街,疯狂抓零贩吸食者,地下俗称“卖小包”的。

一周之内,整个县城从正阳路到凯南路,从城北到城南,从城区核心区到城乡结合部,据说都有“卖小包”的,被一波不明来历的警察给堵了。

一打听,这伙闹得最凶的警察既不是禁毒队的,也不是管治安的,旁敲侧击之下竟然听说是刑警队的,居然也来查毒品。

这些沦落到街头吸贩毒的人,老百姓通称他们为“烂仔”,这种人本来不怎么怕警察,大不了搜上一两克,关上几个月出来重操旧业。

地下黑话,“条子”不乱,市场好一半。烂仔们以往平均三五天就要跟警察打一次交道,都习以为常了,但遇到“黑警”,却是他们最害怕的,特别是这波警察啥也不问,上来就是搜身、抢东西,然后再把人揍一顿,扔巷道里。

老话说得好,学好三年,学坏三天。三年的警营教育,抵不过三天的胡作非为,这群刚来公安局的新警蛋子,对于街头吸贩毒的,一旦抓到便要求交钱交货,有不服从的,全部拉到小胡同一顿拳脚解决。

开头新警们还质疑过这样做是否有违警察职业操守,但是一听带头的薛警官说了,尽管放手去做,出什么问题我兜着。

新警们听到头儿的话,很快度过了心理适应期,开始变本加厉,满大街抓卖小包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