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8章 潜伏暗战(1 / 2)

第188章潜伏暗战

一场秋雨过后,咸阳城内湿润清新。宫殿深处,嬴渠梁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份密报,神情凝重。商鞅和太子赢驷站在一旁,气氛异常压抑。

"又一起!"嬴渠梁将密报重重拍在案几上,"短短一月内,这已是第三起刺探军情的间谍被擒了。"

商鞅沉声道:"陛下,随着我秦国日益强大,六国自然不甘坐以待毙。派遣间谍潜入我国,刺探虚实,实属情理之中。"

赢驷接话道:"父王,最让人担忧的是,这些间谍不仅仅是刺探军情,还在暗中煽动内乱。尤其是边陲地区,已出现多起蛊惑百姓的案例。"

嬴渠梁目光如炬:"朕岂能容忍外敌如此猖狂!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否则后患无穷。"

此时,一名侍卫快步入内,行礼道:"陛下,二公子赢虔求见。"

"速速有请!"

片刻后,赢虔大步走入,行礼道:"父王,儿臣有要事禀报。"

"说。"

赢虔将一个布囊放在案几上:"我军在边境又抓获一名魏国间谍,此人身上携带大量金银,准备贿赂我边境守将,刺探军情。"

嬴渠梁脸色更加阴沉:"看来六国是铁了心要与我秦国为敌!"

商鞅沉思片刻,徐徐道来:"陛下,事已至此,我们必须重视情报安全。臣建议,升级我国密卫机构,加强情报收集与防范工作。"

赢虔眼前一亮:"商君此言极是。儿臣在边疆已经组建了一支秘密部队,专门负责情报工作。若能将其扩大,必能有效应对当前威胁。"

嬴渠梁看向赢虔:"虔儿所言有理。既如此,朕决定成立专门的密卫机构,由你负责,统筹全国情报工作。"

"儿臣遵命。"赢虔恭敬领命。

嬴渠梁继续道:"此事重大,需立即行动。你可从军中挑选精锐,组建密卫队伍。所需金银粮草,户部会全力保障。"

商鞅补充道:"二公子可挑选那些足智多谋、忠心可靠之士加入密卫。同时,也要在敌国埋下我方暗探,以掌握先机。"

赢驷也提出建议:"密卫机构应分内外两部。内部负责防范外敌间谍,外部负责渗透敌国,刺探情报。"

赢虔点头:"太子所言甚是。儿臣已有腹案,定不负父王重托。"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很好。此事宜快不宜迟,你即刻着手准备。记住,一定要绝对保密,不可走漏风声。"

"儿臣明白。"

会议结束后,赢虔迅速行动起来。他先是从军中挑选了一批身手矫健、头脑灵活的精锐,然后又从民间招募了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才,组建了初步的密卫队伍。

密卫总部设在咸阳城郊一处隐蔽的庄园内。这一日,赢虔召集所有密卫成员,宣布组织成立。

"诸位,"赢虔神色庄重,"你们能被选入密卫,是因为你们各有所长,且对秦国忠心耿耿。从今日起,你们的身份将完全保密,所有行动均需谨慎,不得暴露。"

赢虔继续道:"密卫分为内外两部。内部负责咸阳及各郡县的防谍工作,外部负责潜入敌国,刺探情报。各部分工明确,互不干涉,但情报共享。"

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轻将领问道:"二公子,我们该如何判断谁是间谍?"

赢虔解释道:"这需要细心观察。间谍通常会有一些特殊行为,比如过分关注军事设施,询问敏感信息,或者行踪诡秘。我会给你们专门培训,教授辨别间谍的技巧。"

另一位身着儒衫的年长者问:"若发现间谍,该如何处置?"

"不要轻举妄动。"赢虔强调,"发现可疑人物后,先秘密监视,摸清其行动路线和接头人。只有确认其为间谍后,才能实施抓捕。记住,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抓获间谍,更要揪出他们背后的网络。"

会议结束后,赢虔单独留下了几位核心成员,进行更详细的部署。

"李森,"赢虔对一位面容刚毅的中年人说,"你负责内部防谍,重点关注宫廷、军营和边境地区。"

李森拱手:"属下遵命。"

"王谦,"赢虔又对一位儒雅的青年说道,"你精通多国语言,由你负责外部情报网络的建立。优先潜入魏、楚两国,掌握他们的动向。"

王谦恭敬应道:"二公子放心,属下定不负重托。"

赢虔又对其他几人一一下达指令,每人负责不同的领域。

安排完毕后,赢虔叮嘱道:"记住,此事关乎国家安全,绝对保密。即使家人也不可告知。你们的工作成败,直接影响秦国命运。"

众人齐声应道:"定当尽心竭力,死而后已!"

随后的日子里,密卫机构迅速开展工作。李森带领内部防谍小组,在咸阳城内设立多个联络点,暗中监视可疑人物。王谦则带领一批精通外语的密探,悄然潜入各国,开始建立情报网络。

一个月后,密卫总部。赢虔正在审阅各方送来的情报,忽然李森匆匆进来。

"二公子,"李森面色凝重,"我们在咸阳城南发现一处可疑住所。几名商人模样的人经常出入,但他们的行为极为诡异。"

赢虔来了兴趣:"何以见得?"

"他们白天很少出门,夜间却频繁活动。更可疑的是,我们的人发现他们在暗中记录城内驻军情况,还试图接触一些军中低级将领。"

赢虔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线索:"继续监视,但不要打草惊蛇。我想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李森点头:"属下已安排人日夜监视,绝不会让他们逃脱。"

"很好。"赢虔又问,"王谦那边有消息吗?"

"有。"李森递上一封密信,"这是他从魏国送回的情报。"

赢虔打开密信,仔细阅读。片刻后,他的眉头紧锁:"果然如此!魏国不仅派遣间谍刺探军情,还在暗中支持秦国境内的反对势力,意图制造内乱。"

李森愤然道:"魏国如此卑鄙,当诛!"

赢虔冷静道:"这是弱国面对强国的无奈之举。不过,既然知道了他们的计划,我们就能提前防范。通知各郡县密卫,加强对可疑人员的监控,尤其是那些与魏国有往来的商人和旅人。"

"遵命。"

接下来的日子,密卫机构的行动越发频繁。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庞大的情报网络,监控着各地的异常情况。同时,潜入敌国的密探也源源不断地送回重要情报。

又过了半月,李森带来了一个重大发现。

"二公子,我们监视的那处住所有新动向。昨晚,一名秦国军官秘密造访,疑似与他们交换了情报。"

赢虔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可确认那名军官身份?"

"已确认。"李森递上一幅画像,"此人名叫杨松,乃边境守将杨震之侄,现任咸阳城西军营千夫长。"

赢虔沉思片刻:"有意思。一个千夫长,能掌握什么重要军情?继续监视,看看他们下一步动向。同时,秘密调查杨松的背景和人际关系。"

"遵命。"

三日后,李森带着一队密卫包围了那处可疑住所,一举抓获了内外勾结的间谍网。审讯中,他们承认是受魏国指使,专门刺探秦国军情。而杨松则是他们收买的内应,负责提供秦军部署情况。

赢虔亲自审问杨松:"你身为秦军将领,为何要背叛自己的国家?"

杨松跪地求饶:"二公子明鉴!小人并非有意背叛秦国。实在是家中贫困,母亲病重需要治疗,魏国间谍趁机诱惑,小人一时鬼迷心窍......"

赢虔冷笑:"借口!你提供的可不仅仅是一般情报,还有我军在边境的兵力部署,这足以危害国家安全!"

杨松面如死灰,不敢再辩。

赢虔命令道:"将他与魏国间谍一同押往刑场,明日问斩,以儆效尤!"

"且慢!"一旁的王谦突然开口,"二公子,属下有一计,或可利用此人。"

赢虔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谦低声道:"杨松虽然背叛秦国,但魏国人并不知道他已被擒。我们可以让他继续充当内应,但传递我方指定的假情报,误导魏国。"

赢虔眼前一亮:"妙计!如此一来,不仅能识破魏国的阴谋,还能反过来利用他们的间谍网。"

杨松闻言,立刻叩头如捣蒜:"二公子开恩!小人愿意赎罪,甘当诱饵!"

赢虔冷冷地盯着他:"记住,这是你唯一的活命机会。若再有二心,必不轻饶!"

"小人明白!定当竭尽全力,弥补过错!"

就这样,在密卫的精心安排下,杨松成为了一名双面间谍,开始向魏国传递精心设计的假情报。魏国根据这些情报,调整了军事部署,结果在边境与秦军的小规模冲突中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