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52章 中策栽赃陷害(1 / 2)

第552章中策栽赃陷害

这上中下三策的说法着实让小朱常洵来了兴趣。

上策杀人诛心他貌似已经听懂了。

那么,中策和下策又是什么呢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耐心教导道:“中策简单来说就是栽赃陷害。

我们如果查不出他们贪赃枉法的证据来,那就栽赃陷害,然后还是以贪赃枉法罪把他们给斩了。

这样做的效果看似跟上策杀人诛心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我们用栽赃陷害之法那就是硬来,看似是在杀人诛心,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明白这就是栽赃陷害。

至少,浙党的亲友心里肯定明白,我们就是在栽赃陷害。

所以,栽赃陷害只是中策,起不到跟上策杀人诛心一样的效果。”

呃,栽赃陷害我们都玩啊

小朱常洵闻言,瞪着大眼睛细细想了想,还是有些不解道:“父皇,我们虽然是栽赃陷害,但还是以贪赃枉法罪把他们给斩的啊。

为什么同样是以贪赃枉法的罪名把他们给斩了,却起不到跟上策杀人诛心一样的效果呢”

这个效果肯定不一样啊。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耐心解释道:“这栽赃陷害只是做给人看的。

他们的亲友心里肯定明白得很,他们的亲友肯定知道他们有没有贪赃枉法。

如果他们没有贪赃枉法,那不用想,肯定是我们栽赃陷害。

又或者他们的确贪赃枉法了,但是我们并没有找到证据,他们的证据还在亲友手里隐藏的好好的呢。

那也不用想,肯定是我们栽赃陷害。

他们知道我们栽赃陷害,那肯定会在暗地里到处说,到处传,这样一来,就没什么杀人诛心的效果了。”

那不是多此一举吗

小朱常洵闻言,还是有些不解道:“父皇,既然没什么杀人诛心的效果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栽赃陷害。”

父皇不是说了吗,做给人看的啊。

你没听明白

万历耐心解释道:“我们栽赃陷害是做给平民百姓看的,不是做给他们的亲友看的。

他们的亲友就算心里明白,就算暗地里到处说,到处传,平民百姓也不一定会信他们的话。

我们这么做其实已经有点不讲规矩了,但大多数平民百姓还是会认为我们是讲规矩的,这就够了。

你也知道,治理太平盛世靠的就是律例也就是规矩,我们最好不要摆明了不讲规矩。

如果我们摆明了不讲规矩,那大家也都会不讲规矩,到时候就要乱套了,太平盛世都可能不保。

我们栽赃陷害至少还能让大多数平民百姓认为我们是讲规矩的,至于那些大明内部的敌人,他们知道我们不讲规矩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待敌人,不管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那本就不用讲什么规矩不规矩。

所以,这栽赃陷害是中策,不是很好,也不算太差。”

哦,原来是做给大多数平民百姓看的。

小朱常洵闻言,缓缓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父皇,那下策是什么呢”

下策就是你刚说的啊。

万历耐心解释道:“下策就是不管不顾一通杀,发现乃至感觉谁是大明内部的敌人那就杀,不找任何罪名,也不去栽赃陷害,就是一通杀。

这下策其实是不可取的,这就是摆明了不讲规矩,这就是莫须有。

莫须有你知道吧,历史上最有名的莫须有就是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枉杀岳飞。

这会儿秦桧的雕像还跪在岳飞墓前让万人唾弃呢,他其实是代宋高宗背了这千古骂名。

宋高宗自己想杀岳飞,任何罪名都不找,就摆明了不讲规矩,让秦桧逮着岳飞杀了。

这么做只会遗臭万年。

如果他让人去栽赃陷害,那就不一样了,有该杀的罪名杀之最多也只是令人惋惜而已。

所以,我们不能摆明了不讲规矩,实在找不出什么罪证来的时候还是栽赃陷害比较好一点。”

栽赃陷害还比较好一点

小朱常洵闻言,缓缓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父皇,您的意思,这次我们要栽赃陷害是吧”

谁说的

万历缓缓摇头道:“这次我们不用栽赃陷害。

父皇只是就事论事,以李戴攀诬吕坤一事来分析怎么对付浙党。

浙党跟岳飞还不一样,父皇之所以举岳飞的例子,那只是想让你明白,摆明了坏规矩有多不可取。

这次的事已经很明显了,李戴后面的人就是浙党沈一贯。

他们肯定贪赃枉法了,我们压根没必要栽赃陷害。

其实,浙党的罪行远不止于此,他们干的腌臜事多了去了。

父皇也没想过要一直留着浙党,从一开始浙党就是父皇对付东林的棋子而已,该收拾的时候那就要收拾。

所以,父皇早给他们留下了豢养海盗和私通倭寇的证据了

我们哪怕就事论事,那也不用栽赃陷害。

他们这次让李戴攀诬吕坤看似是一招妙棋,其实是一招臭棋。

李戴不攀诬吕坤我们还不知道李戴也是浙党呢。

这家伙既然是浙党,那背后的人就是沈一贯,他从户部贪走这么多钱,那肯定送了沈一贯不少,甚至,其他浙党官员他也送了。